指挥
李昊冉
李昊冉是当今备受瞩目的中国指挥家,现任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并于2024年6月被马林斯基剧院授予终身客座指挥,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亚洲指挥。他以细腻、富有激情的音乐风格迅速赢得国际关注。
李昊冉曾与马林斯基乐团、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遍及欧洲和亚洲,足迹包括哥本哈根皇家歌剧院、威尔第音乐节、莫斯科爱乐等著名舞台。他与著名钢琴家杰尼斯·马祖耶夫及女高音阿依达·嘉丽弗莉娜合作,广受好评。
在2024/25乐季中,李昊冉将在多个国际知名剧院和音乐节上执导重要歌剧和交响乐作品。他将参与威尔第的《麦克白》《命运之力》,普契尼的《图兰朵》、莫扎特的《魔笛》以及巴尔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等歌剧制作。此外,他将指挥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马勒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多部交响曲,展现其指挥大型管弦乐作品的深厚造诣。
李昊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获得欧洲最高文凭。他曾师从多位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如瓦西里·捷杰耶夫,巴伦勃依姆,小泽征尔和图甘·索基耶夫等。李昊冉在多个世界级指挥比赛中屡获殊荣,包括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冠军和拉赫曼尼诺夫国际指挥比赛,斯维特拉诺夫指挥比赛和贝桑松指挥比赛等多个奖项。
演出团体
北京交响乐团
北京交响乐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艺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贯彻落实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以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的强烈职责使命感致力于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为繁荣首都文艺市场、助推文化中心建设发挥着应有的积极作用。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曲目
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 比才 曲
I.前奏曲
II.小步舞曲
III.钟乐
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 比才 曲
I.田园曲
II.小步舞曲
III.法兰多尔舞曲
——中场休息——
春之序曲 张朝 曲
《红色娘子军》选段 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 曲
I.快乐的女战士
II.娘子军操练舞
《卡门》选段 比才 曲
I.前奏曲
II.两首间奏曲
III.波西米亚舞曲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