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舞剧《胡笳十八拍》
日期:2025-03-01 至 2025-03-02
场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价格:120,180,280,380,480
场次:
票档:
数量:
合计:
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舞剧《胡笳十八拍》
时间:2025.03.01-03.02
场馆: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票价:120/180/280/380/4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胡笳十八拍》是我国古代著名琴曲,文辞作者为东汉才女蔡文姬,一拍即一章,共十八拍。记述了蔡文姬于战乱年间流落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接回中原编修《后汉记》的人生遭际,也折射出汉魏时期北方民族由对抗到融合的一段历史。


出品人/艺术总监:丁云岗
总编导:田壮
视觉总监:唐金龙
造型设计:孙艾娜
灯光设计:胡俊东
剧:罗怀臻
执行导演:宝音阿木尔
曲:赵博
服装设计:吴少华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主演:孙秋月、张子豪、储存、孙科、宝音阿木尔、郎瑞强、澳尼斯图

 

序幕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东汉末年,中原战乱。蔡文姬与一群汉家女被左贤王掳往南匈奴。
 
第一幕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草原上的万里生机掩不住蔡文姬内心的孤寂荒凉,左贤王吹奏的胡笳,与蔡文姬的古琴不期然间产生了共鸣。
 
第二幕
建于东汉的美稷城(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既是南匈奴单于的王庭驻地,又是万族共乐的边贸商城。十二年后,蔡文姬与左贤王已在这里组成四口之家。曹操统一北方后,为编修《后汉书》,延续中华文脉,迎还蔡文姬。两难抉择中,蔡文姬舍弃骨肉,踏上归程。“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一步一远兮足难移。”

 
第三幕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雁北归兮为得汉音……”在迎接蔡文姬归汉的歌舞声中,蔡文姬结识了擅弄琴曲的年轻军官董祀。曹操好意撮合成婚,却不知董祀心有所属。新婚之夜,一对新人尴尬相对,痛不欲生的蔡文姬不禁怀念起舍弃在南匈奴的亲生骨肉。
 
第四幕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汉家天子兮布阳和。”年少气盛的董祀,因违反禁酒令,被曹操判以极刑。蔡文姬闻讯奔赴曹操官邸求情。蔡文姬多舛的命运打动了曹操,曹操下达特赦令,董祀幸免一死。经历风雨后的董祀与蔡文姬重新相对,两颗孤独的心灵渐渐靠近。在董祀悉心陪护下,身心安定的蔡文姬,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
 
尾声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流传久远的《胡笳十八拍》,融合了胡汉音乐胡笳和古琴的音律,也见证蔡文姬的个人命运和“胡汉融合”的心史。多民族共处的美稷城(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共融的历史见证,也成为今日鄂尔多斯市的文化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沿着蔡文姬的行踪,回顾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
  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伊克昭盟文工团,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作为鄂尔多斯市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承担着公益演出、创作优秀作品、宣传政策法规、辅导群众文艺活动、开展综合服务活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创新表演形式及对外文化交流等职能。设舞蹈艺术队、戏剧声乐队、器乐艺术队、舞美技术队、演出策划服务部、艺术创作部、艺术培训辅导部、网络信息部、办公室、剧场管理部等共16个部门,现有职工200余人。
  70多年来,这支队伍栉风沐雨,扎根基层,传递党的声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作推出了《森吉德玛》《银碗》《鄂尔多斯情愫》《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乌音嘎》《这片草原》《胡笳十八拍》《黄河回响》《顶碗舞》《黑缎子坎肩》等作品,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国内艺术领域荣誉奖项,在行业内享誉盛名。
   未来,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扬红色文艺轻骑兵优良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疆文化建设和繁荣文艺发展贡献乌兰牧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