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礼赞 和平乐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经典电影金曲交响音乐会
奏响时代战歌 礼赞无畏英雄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音乐却成为永恒的记忆载体。
《英雄礼赞 和平乐章》交响音乐会以音符为笔,书写反法西斯战争的壮烈史诗,奏响人类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从萨拉热窝的枪声到黄河岸边的怒吼,从列宁格勒的悲壮到娘子军的飒爽——这场音乐会,是对英雄的仰望,是对信仰与精神的洗礼。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均以战争为背景,或控诉侵略暴行,或歌颂抗争精神。多数曲目为经典电影配乐,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辛德勒的名单》《珍珠港》《桂河大桥》《横空出世》《送别》等,通过音乐与影像的双重融合来展现战争背景下的情感与精神,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唤起对历史的铭记。
上半场的曲目有着鲜明的国际视角,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场,展现不同地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艰难历程,通过音乐深度的刻画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在战争中的挣扎、反抗与坚守。
下半场则聚焦东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精神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乐观精神和坚韧意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在音乐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用旋律触摸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
曲目单:
上半场
1.《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博·阿达米奇
2.《辛德勒的名单》小提琴与乐队
3.《珍珠港》主题音乐
4.《波基上校》(《桂河大桥》进行曲)
5.《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四乐章》
6.《横空出世》(电影音乐,改编自《行星组曲·木星》)
—中场休息|15分钟—
下半场
7.《红旗颂》
8.《娘子军组曲》选段
《序曲》
《快乐的女战士》
《操练舞》
9.《送别》(《城南旧事》主题音乐)
10.《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二、四乐章
11.《万里长城永不倒》
————————————————
北京交响乐团简介: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曾长期担任乐团艺术指导的老一辈指挥大师李德伦、严良堃、黄飞立、韩中杰、徐新以及首任团长李湘林为乐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期间,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逐步走向职业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团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