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斯特恩被公认为当今乐坛的“吉他之王”,曾6次获得格莱美奖提名,2009年被音乐杂志《DownBeat》列为“世界最优秀的吉他手”,1993年和2012年荣获《Guitar Player Magazine》(吉他手杂志)的最高荣誉。其在传奇小号迈尔斯·戴维斯的单曲《Fat Time》中的吉他演奏,开辟了融合派吉他演奏的新纪元,更有多张专辑都代表了当代融合音乐的最高水准!5月1日,迈克·斯特恩将偕同世界著名爵士鼓手丹尼斯·钱伯斯、全能萨克斯手布莱恩·惠特克、连续五年获得吉布森吉他年度最佳女爵士吉他手奖的莱妮·斯特恩,以及贝斯手诺姆·坦泽,为2025台湖爵士音乐节拉开精彩大幕!
吉他:迈克·斯特恩
爵士鼓:丹尼斯·钱伯斯
萨克斯:布莱恩·惠特克
爵士吉他:莱妮·斯特恩
贝斯:诺姆·坦泽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主演
迈克·斯特恩(5月1日 19:30)
迈克·斯特恩(Mike Stern)是当代最杰出的吉他手之一。曾与传奇小号演奏家Miles Davis合作多年,六次获格莱美提名,两次在其他参与录制的专辑赢奖。2009年被音乐乐杂志《DOWN BEATS》列为世界最优秀的吉他手。两度荣获吉他杂志《Guitar Player Magazine's》最高荣誉。
迈克·斯特恩于1953年出生在波士顿,在华盛顿长大,之后就读于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迈克曾是传奇小号演奏家迈尔斯·戴维斯乐队多年的吉他手。他的第一张专辑《Upside Downside》由大西洋唱片在1986年发行,他之后的专辑《Jigsaw》由吉他大师Steve Khan制作。作为乐队灵魂人物,他发行了18张专辑,其中6次获得格莱美提名。 2009年,迈克在《DownBeat》杂志庆祝75周年系列文章中被列为“世界最优秀75位伟大吉他手之一”,这份榜单聚焦了许多历史上最伟大的爵士、蓝调和吉他演奏家,展示了自20世纪20年代吉他进入爵士乐以来,对音乐产生的广泛影响。
除了不断以超群技艺启发着更多的吉他音乐人,迈克还发展综合了摇滚音乐和抒情音乐元素的爵士风格作品,正如《吉他》杂志的乔恩·查普尔所说:“斯特恩不但是变幻莫测的魔术师,而且是一位真诚和成熟的作曲家。”
丹尼斯·钱伯斯(5月1日 19:30)
丹尼斯·钱伯斯(Dennis Chambers)曾多次被《Modern Drummer》票选为顶级鼓手、鼓坛活传奇。他以机械般精准的节奏和爆炸性双脚踩镲技术封神,参与超百张经典专辑、屡受格莱美提名,是全球鼓手膜拜的“节奏先知”、“技术天花板”。
丹尼斯·钱伯斯是一位美国鼓手,四岁开始打鼓,六岁已在巴尔的摩夜店演出。1981年加入Sugar Hill厂牌成为首席鼓手,参与多张专辑录制。1978年(18岁)加入Parliament/Funkadelic直至1985年,1986年加入John Scofield乐队,成为爵士融合领域最活跃的鼓手之一。80年代中期起与John Scofield深度合作,参与超过200张专辑录制,并以个人名义发行六张专辑。
钱伯斯以其技术和速度在鼓手界闻名。他尤其擅长“in the pocket”的精准律动掌控,同时也能自由突破传统节奏框架,这种能力成为其技术标志。钱伯斯的演奏风格充满力量,技术精湛且极具音乐性和律动感,能驾驭多种音乐流派,尤以爵士融合、疯克和拉丁音乐见长。他因惊人的手速和底鼓三连音技巧著称,并培养过许多年轻鼓手,最著名的是Tony Royster Jr.。
布莱恩·惠特克(5月1日 19:30)
布莱恩·惠特克(Blaine Whittaker),澳大利亚人,通过在全球各地的演出积累了丰富经验。20世纪90年代,他前往纽约打磨技艺。为实现这一目标,他选择与世界顶尖音乐人合作:Wynton Marsalis ,以及Miles Davis乐队的前成员George Coleman。在纽约,他还与Miss Dakota Staton在哈莱姆著名的伦诺克斯酒廊同台演出。
回到澳大利亚后,他成为James Morrison巡回乐队的一员,长达近十年。James Morrison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爵士小号手和音乐偶像。在大中华地区,布莱恩几乎与粤语和华语流行乐坛的所有大牌艺人都有过巡回演出和录音合作,包括张学友、侧田、林子祥、杜德伟、方大同、容祖儿等等。
在过去几年里,布莱恩发行了专辑《音障》,并为金牌大风中国公司发行了《暮光》,这张专辑在悉尼和中国香港地区销量惊人。他与罗拉·费琪一同在中国巡回演出,与霍华德·麦克拉里合作录制专辑《世界拼图与爱》,为卫兰的《3000个日夜演唱会及专辑》助力。与艾玛·帕斯克合作《别样的春天》,与布里吉特·米切尔合作《无需解释》,还与黄凯芹一起参加电视演出,并为Ben Semmens演奏/制作单曲《家》。
他还与R&B艺人Mary Wilson、The Temptations、Roberta Flack、瑞典爵士明星Niels Landgren、美国吉他手Chieli Minucci等合作演出。布莱恩还是影视演员兼歌手王敏德的音乐总监,负责其MW R&B乐队。
莱妮·斯特恩(5月1日 19:30)
连续五年斩获吉布森吉他“年度最佳女爵士吉他手”称号的莱妮·斯特恩(Leni Stern),是一位用琴弦丈量世界的音乐行者。从欧洲到美国,再到非洲大陆,她花了25年时间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寻找音乐的根源。这位德国出生的音乐人曾涉足影视表演,却最终在爵士吉他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但她从未止步于既有的成就。
语言天赋(掌握五门语言)为莱妮打开了更广阔的音乐世界。她深入不同地域,将当地传统乐器的灵魂融入现代爵士:向马里传奇音乐家巴塞库·库亚特学习非洲班卓琴和恩戈尼琴,与塞内加尔打击乐大师合作录音,这些经历让她的创作始终充满新鲜的血液。2007年发行的里程碑专辑《Africa》,正是她与马里音乐家深度碰撞的结晶,也标志着她将西非视为“精神故乡”的开始。2012年的马里政变打断了这场音乐对话。面对动荡局势,莱妮选择转战塞内加尔,与当地打击乐世家法耶家族合作完成2013年专辑《Jell》。这张作品既有对生命韧性的礼赞,也暗藏对第二故乡的牵挂——沙锤与吉他交织出土地的呼吸,爵士即兴中跃动着非洲大地的韵律。
如今,莱妮仍在继续她的音乐远征。从纽约爵士俱乐部到西非村落,她的琴声始终在探索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用六根琴弦,讲述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诺姆·坦泽(5月1日 19:30)
诺姆·坦泽(Noam Tanzer)是一位年轻的贝斯手、词曲作者和教育家,现居纽约布鲁克林。诺姆既会演奏电贝斯,也会演奏低音提琴,他是许多乐队的成员,他所接触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从即兴音乐到硬核金属,从西班牙独立摇滚到比利·斯特雷霍恩的音乐。
诺姆是Mike Stern乐队的成员,也经常与格莱美奖得主Miguel Zenon和Paquito D'Rivera合作。此外,他还与Julieta Rada、Sean Wayland、Mei Semones、Camila Cortina Bello、Hila Rabby、Keelan Donovan、Don Pardo、Ferro Dormer、Brason Jones、Roy BB 和果冻俱乐部(Jelly Club)合作。 诺姆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校友,在那里他曾与Kurt Elling、George Garzone、Bill Frisell、Gary Burton和Terence Blanchard等人同台演出。在校期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和格莱美奖得主钢琴家达尼洛·佩雷斯选中,进入著名的伯克利全球爵士乐学院学习,并受到约翰·帕蒂图奇、特里·莱恩·卡林顿、乔·洛瓦诺、本·斯特里特、亚当·克鲁兹等大师的指导。
曲目
夜行客/Like A Thief
千丝/Connections
空谷回响/Echoes
许愿池畔/Wishing Well
福音诗篇/Gospel Song
提皮蒂娜小酒馆/Tipitina's
呢喃迷宫/Chatter
虹境迷踪/Chromazone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